新能源車險已經走過滿月,下一步將怎么走?
1月上市保險巨頭們的保費增速向好,會否延續?
接下來,圍繞新能源車險的蛋糕切分是否將白熱化?
1 新能源車險蝶變
2021年12月,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《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專屬條款(試行)》,包括《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示范條款(試行)》和《新能源汽車駕乘人員意外傷害保險示范條款(試行)》。中國精算師協會也同步發布《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基準純風險保費表(試行)》(下稱“基準保費表”)。
具體來看,示范條款由3大主險與13項附加險構成。
其中,主險包括新能源汽車損失保險、新能源汽車第三者責任保險、新能源汽車車上人員責任保險共三個獨立的險種,投保人可以選擇投保全部險種,也可以選擇投保其中部分險種。
附加險包括附加外部電網故障損失險、附加自用充電樁損失保險、附加自用充電樁責任保險、附加新能源汽車增值服務特約條款等。
據工信部數據披露,2021年,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完成352.1萬輛,同比增長1.6倍,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;搭載組合輔助駕駛系統的乘用車新車市場占比達到20%。
根據國務院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(2021-2035年)》,我國計劃202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達到20%左右,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車銷售主流。
這對財險市場的影響是巨大的,和新能源汽車銷量相匹配的是,新能源車險業務將快速發展,業務結構調整的同時,新能源汽車還將帶來車險商業邏輯的重構。
2 頭部財險公司的新機遇
剛剛出爐的1月保費數據里,財險數據回暖明顯。這一方面和2020年1月同比基數過差有關,另一方面也和車險費改之后頭部財險公司們的增速加快有關。
不過,是否能夠持續仍待觀察。
毋庸置疑的是,馬太效應正在顯效。而馬太效應會否延續至新能源車險,亦待觀察。
光大證券的研究報告給出了建議:
保費結構是第一步,新能源車險帶來的巨變還將集中在整個產品的變革上。
車險是消費者購車接觸到的第一個服務類產品,車險的剛需屬性及黏性使得經銷商得以掌控車主服務入口,從而拓展汽車保養、理賠維修、汽車金融等汽車后市場業務。
在當前“去中介化”以及新能源汽車“人、車、廠”關系重構的背景下, 車企有望在直銷模式以及汽車網聯化的基礎上直面終端消費者,未來車輛交付僅是車企創造價值的起點,后續以車險為服務抓手,車企能夠開拓更多車后生態、車主權益等服務體系。
第十一章 華麗轉身 1、遇到一個強勁情敵
5、另一片天地
【五部的故事I】30下集【張理剛與夏天】
【五部的故事I】30上集【張理剛與夏天】
【五部的故事I】29下集【明著算帳】
【五部的故事I】29上集【明著算帳】
【五部的故事I】28下集【對抗】
【五部的故事I】28上集【對抗】
【五部的故事I】27下集【感恩的心】
【五部的故事I】27上集【感恩的心】
金融監管總局印發通知要求全力做好防汛救災保險賠付及預賠工作
31人死亡!銀川燒烤店爆炸事故已排查部分承保情況,預估保險賠付超1400萬元
中國銀保監會發布《關于開展人壽保險與長期護理保險責任轉換業務試點的通知》
138家保險公司披露這一數據!差距為啥這么大?
自然災害致家庭財富“縮水”如何破?普惠型家財險撬動市場 已有20余款產品在10余地上線
財政部:積極做好農業保險防汛救災工作
中國太保:公司目前無中植系相關風險敞口
勁增8%! 五大上市險企前7月累計攬入保費1.89萬億 分析師:分紅險熱銷后險資或增配權益資產
10家銀行系險企上半年業績大PK:中郵人壽保費第一、凈利墊底
險企裁員進行時:三年裁撤機構7000家,誰被優化了?